撰文/陳紀帆醫師
一年一度最大的吃糖節又到了!每年十月的萬聖節就像是正大光明吃糖的日子,常會聽到長輩說愛吃糖會蛀牙,這是真的嗎?牙齒脫礦化又是什麼意思?
本文章亦張貼於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
為什麼我們會蛀牙?
蛀牙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?

我們常常會說,蛀牙就是牙齒被蛀蟲吃掉了。其實不然,所謂蛀牙指的是由口腔酸性環境造成的齒質去礦化 (demineralization)。
當口腔環境酸鹼值小於5.5,牙齒最外層的珐琅質就會開始去礦化和變軟。去礦化的齒質結構因爲被嚴重破壞,強度差,所以很容易就因為口腔運動而鬆軟碎裂,形成我們所說的蛀牙窩洞。
品味粉專案例分享:根管治療後可以不做假牙嗎?牙裂後只能拔除的牙齒
為何常常聽到吃糖會造成蛀牙呢?

醣類易造成蛀牙口腔環境
我們常常會聽長輩說,不要愛吃糖,會蛀牙。
日常生活中的糖類隨手可得,例如含糖的手搖杯,以及巧克力,零食等等。 那為什麼糖類會造成蛀牙呢?
這是因為會造成蛀牙的口腔細菌會以醣類為營養來源, 產生酸性代謝物,造成口腔環境酸化。一但酸小於 pH 5.5 ,就會產生牙齒去礦化( 蛀牙)。
糖與醣傻傻分不清楚
醣的來源除了糖果以外,還有米飯、麵食等碳水化合物。醣在我們生活中無所不在,也是我們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。
醣,以化學觀點來說明,就是碳水化合物。醣類的化學成分相似,因分子結構的不同區分為:「多糖、雙糖、單糖、纖維」。醣類不一定有強烈的甜味,例如米飯;而且也不見得可被人體吸收消化,例如纖維。
糖,可以說糖是醣類家族中的一員,會產生甜味的糖通常是結構簡單的醣類,在化學結構多是由單醣或雙醣組成。也就是在超市我們會看到的糖,吃起來有甜滋滋,會讓自己心情變好的食物,譬如說棒棒糖、方糖、砂糖⋯⋯等等。
已經脫礦化牙齒有沒有可能再礦化?
牙齒是什麼組成的呢?
牙齒主要的硬組織成分為羥磷灰石,其中的鈣離子與磷酸鹽會因為酸而進行解離:

這種結構的解離就叫做脫礦。 當脫礦情形僅侷限在珐瑯質,就有可能再礦化。
蛀牙不補救會有什麼後果呢?
前頭有提到, 蛀牙原因為齒質去礦化。 除了牙齒會出現齒質缺損的狀況之外 (窩洞),如果蛀得更深, 達到牙本質(牙齒的內層),接近牙神經, 就會出現牙齒對冷熱甜敏感的症狀。一旦蛀牙的細菌侵犯到牙神經, 牙齒便會開始產生自發性疼痛,這時候牙齒就得接受根管治療,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抽神經,來移除感染源。
一旦牙齒因為蛀牙失去太多健康齒質的時候,就只能拔除。 所以,定期檢查牙齒是非常重要的。每半年至一年牙醫師會依照患者的狀況更新 X 光片,及早發現蛀牙及早治療。
為什麼要塗氟預防蛀牙?
氟到底有什麼好處呢?如何取得呢?

氟功能強大,它不但可中和口腔酸性,保護牙齒, 避免蛀牙,也可以強化珐瑯質抵抗酸。
市售的牙膏基本上會含 1000 ppm 以上的氟。不過兒童牙膏含氟量略有不同。請使用符合兒童年齡的牙膏。 學齡前的兒童,可至家庭牙科診所定期塗氟。
乳牙都要換, 為什麼還要補救?
這是牙醫師常常被問的問題。我們的乳牙其實扮演著發育中重要的角色,擁有很多功能:
咀嚼功能
當孩童因為蛀牙感到疼痛,自然食慾就會降低,造成營養吸收不足,影響成長發育。
美觀功能:
有漂亮的牙齒對孩子在自信上有很大的影響。
空間維持功能
乳牙可以維持恆牙發展的空間,讓恆牙不會因為乳牙缺損失去空間而生長不出來。
身為牙醫師有時也會想吃零食宵夜,偷懶不刷牙,但是懶得一時,悔得一世呀,大家還是要每天勤刷牙喔!

新竹品味牙醫 Prevail Dental Care
陳紀帆 醫師
學經歷|
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牙醫學士
加拿大安大略省皇家牙科外科學會會員醫師
美國、加拿大及台灣國考合格醫師
美國加拿大一般牙科學會會員
※ 聲明:文章為醫師經驗談,每人口腔情形不盡相同,如有不適即早就醫檢查才是正解 ※
更多口腔小知識可以追蹤品味牙醫粉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