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哇,你們家的小朋友不是才5歲而已嗎?怎麼後面的大牙齒都蛀到爛光了呢?」
身為孩子的家長,我們在關心孩子的健康上總是不遺餘力。然而,每個孩子在成長時期,只要清潔上稍有不慎,就會容易形成蛀牙。至於蛀牙的大小,會決定醫師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幫孩子治療。
蛀牙程度
一般來說,可以將蛀牙大致分為三種:
- 輕微:牙齒咬合面溝隙或鄰接面小蛀牙
- 中度:牙齒深度齲齒(蛀牙延伸至牙髓神經)
- 嚴重:牙齒蛀牙到斷裂以及剩下殘留牙根
同場加映:小朋友的乳臼齒蛀牙了,需要看醫生嗎?
第一種輕微蛀牙
只要搭配溝隙封填及樹脂填補,就能完成治療。
第二種中度蛀牙
因為已影響到神經,所以必須搭配乳牙根管治療及不鏽鋼/全瓷牙套復形。
治療完成後,都會建議後續定期1-3個月回診追蹤,回診時醫師除了替孩子刷牙清潔外,可以搭配口內塗氟。由於診所氟漆濃度達22600ppm,是一般市面上賣的兒童含氟牙膏(濃度約1000ppm)的23倍左右,因此只要經由醫師評估後正確地使用,就能大大降低蛀牙的頻率,預防二次蛀牙發生。
第三種嚴重的蛀牙
由於牙齒已經斷裂或只剩下殘留牙根,無法再用任何材料填補或假牙復形。
這時候我們需要考慮的是:
「在拔掉牙齒後,要如何維持住這個空間呢?」
讓之後恆牙萌發時能有足夠的空間生長,不會長歪造成牙齒排列紊亂,或是根本長不出來,最後導致恆牙阻生。在這種情形下,「空間維持器」(Band and Loop) 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。
同場加映:兒童牙齒斷裂,醫生會直接拔掉嗎? – 常見治療方式
「空間維持器」的目的
空間維持器的主要目的是保留位置給尚未萌芽的恆牙,避免因為提早拔除的乳牙空間被鄰近的牙齒佔據,進而使恆牙生長空間不足甚至長不出來,造成牙齒排列紊亂。孩子有許多原因導致乳牙需要拔除,但是「過早失去乳牙」會造成相對應的恆牙發展受阻,這時候就需要空間維持器維持住恆牙長出來的空間喔!
「空間維持器」是什麼材質,費用大概多少呢?
空間維持器材質會使用不鏽鋼,一般來說對孩子不會有過敏反應。初期剛裝戴上去時,可能會在環與牙齦交界處會有些許不適,通常幾天適應後就沒問題了。
至於費用部分,由於空間維持器不屬於健保範疇,因此會根據單一牙弓 (上顎或下顎) 的單側 (Band and Loop) 或雙側 (Lingual Holding Arch) 因而收費有所不同。一般雙側費用會是單側的兩倍,有機會再詳細介紹雙側空間維持器 (Lingual Holding Arch) 。
「空間維持器」的使用時機
- 因為乳牙蛀牙嚴重造成牙齒無法保留,或遭遇意外而使乳牙脫落或提早被拔除。
- 有些孩子天生缺少乳牙,如果發生這種情形,就需要空間維持器的幫忙,在恆牙長出來之前保留足夠的空間給未來恆牙生長。
「空間維持器」清潔方式
空間維持器的清潔並不會特別困難,如果有較大的食物碎屑卡在環(Loop)中,可以先用軟刷毛的兒童牙刷在維持器周圍正常來回刷拭。若仍然無法清除,或食物殘渣體積較大,亦可嘗試用沾溼的棉花棒輕輕擦拭,將殘渣移除。
移除「空間維持器」的適當時機
替孩子裝戴上空間維持器後,什麼時候是適當的移除時機呢?
正常來說,一旦原本保留空間給恆牙的牙齒萌發了,且恆牙已經接觸到空間維持器。在這一情形下,如果沒有即時將空間維持器拆除,就有可能會影響到正在萌發恆牙的生長,造成恆牙無法生長到達定位、甚至是長歪。
因此,在裝戴上空間維持器後,除了清潔上要加強之外,也須定期回診,讓醫師能夠追蹤後續恆牙萌發的情形,以及評估是否能拆掉空間維持器。
「空間維持器」實例
八歲小男生,因為嚴重深度齲齒造成左下第二乳臼齒斷裂,僅剩下兩隻牙根埋在牙肉裡面,此時用牙科材料填補或裝戴不鏽鋼/全瓷牙套已經是不切實際。因此最終和家長討論說明後,決定在第一大臼齒上套上不鏽鋼鐵環(Band),延伸出來的環(Loop)可以維持住原本第二乳臼齒的空間,直到恆牙萌發後再予以移除空間維持器。
結語
孩子在成長過長中,或多或少會有蛀牙的情形發生,這時候家長不用緊張,帶著孩子先到牙醫診所讓醫師評估,如果是能夠復形回原本型態的牙齒,就用相對應的治療方式(溝隙封填、樹脂填補或不鏽鋼/全瓷牙套)處理。但如果蛀到無法挽回,必須拔除的程度時,空間維持器就是我們的第一選擇,將空間給保留住,才能在「命中註定」的恆牙冒出來後,有個舒服的空間可以好好地生長。
新竹品味牙醫 Prevail Dental Care
林記賢 醫師
學經歷|
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系學士
中華審美牙醫學會會員
中華民國兒童牙科醫學會會員
MRC 台灣課程結訓醫師
聯絡品味牙醫:
電話|官方網站 | FB|品味牙醫 APP|Google Map|Blog| Youtube |IG
*本站文章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,非經品味牙醫診所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、重製、散佈、改作、轉貼、播送或作為背書等行為,以免觸法。引用句子請附上原文標題、作者及原文網址。如需轉載請來信洽談。
※ 聲明:文章為醫師經驗談,每人口腔情形不盡相同,如有不適即早就醫檢查才是正解 ※
※ 聲明:文章為醫師經驗談,每人口腔情形不盡相同,如有不適即早就醫檢查才是正解 ※